青年展厅
火塘,故乡:黄帅军绘画作品展
开幕时间:
2018年12月08日 15时00分
展览时期:
2018年 12月08日—2018年12月15日
展览地点:
中国油画院青年展厅

火塘,故乡:黄帅军绘画作品展

  • 主办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展览介绍:

展览名称:火塘,故乡:黄帅军绘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8年12月8日——2018年12月15日
开幕时间:2018年12月8日15:00
主办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地       点:中国油画院青年展厅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文化新大街1704号
 
 
 
 
 
01.jpg
01.jpg
 
 
火塘,故乡
 
文 / 黄帅军
 
老家在湖北赤壁,原名蒲圻,上世纪九十年改名赤壁市。据说三国古战场的火烧赤壁就发生在赤壁镇外的长江边。今天有人问起老家何处,回说“赤壁”,附上“三国里的火烧赤壁那个”,许多人都表示知道,看来一个有故事的地方确实容易被记住。
 
再说蒲圻。三国吴主孙权作“蒲草千里啊,绿茵茵,圻上故垒啊,雾沉沉。莼蒲五月啊,风光美,川谷对鸣啊,布谷声”。取蒲、圻、莼、川四字,而置蒲圻县,别称莼川。记忆里,儿时的老家确实如此,一派诗词里的山川明秀草木葱郁的印象。
 
 
 
 
生火1.jpg
 
生火  
 
 
 
 
青烟.jpg
 
青烟
 
 
 
 
熄灭.jpg
 
熄灭
 
 
 
 
 
地方志说,我们这里曾是“三苗”的发源地。三苗,中国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梁启超认为,“三苗”的苗就是蛮,系一音之转,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 地处鄂南的赤壁,正好位于其“三苗”居住区域的中心位置。根据湖北多处考古遗迹发现,“三苗”是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主人。
 
母亲常说“火是一家之主”,这话不知是她自己的觉悟呢还是源自老辈人的口授心传,想来却在理。老家人离不开火,一日三餐用火烧煮,伴着火塘熬过那些寒冷的日子。有客来邀至火塘边说话,火塘升起的青烟熏腊肉,这烟熏的肉味就是出外人的乡愁。有人过世,守夜的众人围着火堆听着丧歌守候亡灵,最后用火将亡者的衣物燃起,在烈焰中送去另一个世界。除夕夜,我们伴着火塘里彻夜不熄的红火守岁到凌晨,迎来又一年。火塘俨然旧时家庭的长者,众人围他坐一处,在欢笑悲苦里迎来送往过一世。火塘有远古的历史,也广泛存在西南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生活中,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也有形式上与我们十分相似的火塘。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火崇拜与火塘的祖先崇拜,我们生活中也能找到许多类似的生活印记。老家的火塘的形式与各地少数民族不完全同,风俗禁忌也不如那样的严格丰富。对照中,我似乎看见了火与火塘怎样的塑造了不同地域人的生活和性情。
 
如今的老家没有往日的模样,有火塘的房子空了,破了,最后塌了。新盖的高楼里,雪白的墙壁容不下烟熏火燎的火塘。剩在村里的几户人家,过年时仍贴起红红的春联,“阖家欢乐”的门楣下,有几家能团圆?!异乡长大的后辈们回来时,他们说普通话却嗤笑老人的土语,他们守着电视不愿去火塘边,他们眼里,火是灼人的可怕怪物,呛人的柴烟里没有诗意,熏肉的气味于他们很陌生,味蕾也抗拒,这里是异乡。 
 
写下一些文字,画一些画,不过是一种怀念,一种祖辈们父辈们的生活,我的孩子却全然不知的乡民的生活。
 
 
 
 
 
老家火塘.jpg
 
 老家火塘                                                                                                 日本火塘                                                                                         苗族火塘
 
 
 
 
黄帅军的火塘世界
 
             文 / 马良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西艺术比较研究博士
 
即便一个人拥有周游世界的见识,他的生活也会被某些极其具体的小事物连接起来。可别小看这样的小事物,它有时甚至有力量改变广袤天地的颜色。
 
火塘,作为一根(或许是微不足道的)经线贯穿了黄帅军的人生。他与潜藏在他身体内的四岁、八岁或二十岁的那些自己一道,与我们分享了他面对火塘时的心情,哪怕这心情只被唤起了短暂的一瞬,也会在下一刻起便已经令人感到怀念。
 
 “童年的记忆里,家中最温暖明亮的就是那团火光了。那时的房子高,窗户少,灯光暗(当时还用油灯,有电的日子极其少),加之烟熏火燎,整个房间和室内陈设都隐没在黑暗中。当火塘的火燃起之时,室内便瞬间亮堂起来,有了生机。” 黄帅军温柔的回忆着。
 
然后我闭上眼睛,不由自主地来到了火塘的光芒里。
 
这座面朝田野背靠山峦的小村庄,便是黄帅军的故乡。村口有两株四百余岁的老榆树,如两位神气的守护神将一般。夏季的时候,老榆树枝繁叶茂,浓荫蔽日。赶路途中的外乡人,遥遥望见这绿荫,便大致可确定自己身处的方位了。
 
在这里,火就是人们每一天的生活。厨房中,靠墙挑拣一处较为平整的地方,用几块青砖或条石,依墙堆垒围成一个四方形,便成了火塘。火塘上方的梁上垂下可调节长短的铁挂钩,吊着水壶或铁锅。
 
每日清晨,人们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柴垛里摸出一把松针或者芭茅,再加上几根柴棍,一阵烟起,伴随着清晨浑浊的清嗓子的咳嗽声,塘火也燃起来了。一日三餐都得生火,火种终日延续。白天安静无人的屋内,黑色的吊钩上挂着一壶水,火塘中惨白的炉灰里,柴火凌乱狼藉。不断有一两点星火在其间倏忽闪烁,又袅然消失,如此明明灭灭不已。
 
阴雨连绵的秋季,人们便留在家中编织雨笠,修理农具。屋中阴暗,手头的活计必须借助塘火的光,火光在人们的脸上静静地跃动着。头顶上方的玻璃取明瓦被屋畔竹林的竹叶所覆盖,漏下些熹微的绿色光。
 
冬日白露苍苍的田野上,人们修整田地,播种来年的小麦和油菜,脚边还流动着淡淡的薄雾。下午五点钟左右,太阳西沉,夜晚从山顶降落,笼罩整个村庄。年迈的老妇人来到火塘边坐下,棉袄把她包裹的像个红薯。她睡眼昏沉的靠在墙上,如一尊雕像般长久的一动也不动。附近村庄里每年冬季都有老人死去。火还在燃烧。
 
老妇人经历了饿肚子却还算快乐的童年,而后结婚生子,孩子们复又成家立业。她有过丧子之痛,也有过不愉快的婆媳矛盾。一切尽在火中如场平淡无奇的电影般过去,迅速的成了灰烬。
 
塘火升腾的高处,挂着腌过的腊肉。腊月中,新鲜的腌肉三五天就变黑了,渗出油脂,不到一个月,就变成了像梅干菜一样的暗红色,散发出浓郁的熏肉香气,妥善保存的话能吃到第二年的腊月时分。五月插秧时节家中的客人多,熏肉便是最好的招待。做法也很简单,把整块肉放进水里煮,取出切成薄块,整齐的码在盘子里,撒上几片碧绿的蒜叶,一碟这样晶莹透亮油汪汪的腊肉端上桌子来,着实令人垂涎不已。
 
除夕夜,火塘内架起干树桩,点燃彻夜不息的大火,这是村庄里流传下来的习俗。火越旺越好,祛除邪崇和晦气,带来新年的好运。同时这也是一种祈祷和卜算的仪式,塘火若是中途熄灭便是个大大不妙的坏兆头,人们恐怕要在忐忑不安中过完来年了。
 
这便是黄帅军的展示给我们的“火塘世界”,它有很多幅画面,同时也是一整幅巨大的画。费时费神,消耗剧烈,也许需要终生的工作。在他的艺术里,我觉得评价暂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他的每一幅作品分别与周边的其他作品相辅相成,呈彼此完善和支撑的状态,是一整个因缘相依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也可以说便是他自己。正是这一点,令人动容。
 
在他的画笔下,火塘部分的丧失了固有的概念。实际上,火塘总是和人密切关联在一起,由此种联结中派生出了人对火的依赖和敬畏,而黄帅军笔下的火塘几乎总是冷寂的,像一片废墟或冰原。哪怕是正在熊熊燃烧着的火塘,也有种独舞的寂寥。就好比一位无人祭拜的神祇,或者一束来自死亡星球的光,真实的本体已经弱化到最微小,却还在传达着某种执着的眷念与渴望。
 
老实说,这个火塘世界多多少少让我感到遗憾,心里微妙难言的情绪被恰到好处的刻画了出来。希望诸位也能侧耳倾听火塘里烈烈的火苗声,然后一如平素走入自己的那个与之平行的世界——也许是鹦鹉或者衬衫的世界。
 
 
 
 
 
 
黄帅军.jpg
 
黄帅军    
 
1976年生于湖北省赤壁市。
1993—1996年,咸宁艺术学校
1996—2003年,湖北美术学院  获学士硕士学位
2011—2013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现为北京印刷学院设计学院教师
 
展览:
“走进塞罕坝——全国美术家采风写生作品展”,2018,河北美术馆
“唯美至上—京津中青年油画邀请展” (天津美术馆  2018)
“传承-全国中青年油画邀请展”(山西美术馆、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  2017)
“中国梦•实干兴邦”第四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深圳市大芬美术馆  2015)
“最绘画”第二届中国青年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15)
第二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大唐美术馆  2015)
第三、四、五届”挖掘----发现”中国油画新人展(中国油画院  2012、2014、2016 )
第四、五届北航当代艺术双年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术馆  2014、2016)等展览
多件作品被河北美术馆、陕西大唐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以及企业、私人收藏。
 
 
 
 
 
附录展览部分作品:
 
黑水壶.jpg
《黑水壶》250X100cm  2014年
 
 
 
 
 
灰如雪1.jpg
《灰如雪1》80X200cm  2014年
 
 
 
 
 
灰如雪4.jpg
《灰如雪4》95X250cm  2015年
 
 
 
 
 
幽光.jpg
《幽光》200X120cm  2015年
 
 
 
 
 
除夕夜.jpg
《除夕夜》200X240cm  2016年
 
 
 
 
 
冬夜.jpg
《冬夜》180X160cm  2016年
 
 
 
 
 
烟火.jpg
《烟火》200X120cm  2016年
 
 
 
 
 
暮炊.jpg
《暮炊》200X80cm  2016年
 
 
 
 
晨炊.jpg
《晨炊》200X80cm  2016年
 
 
 
 
 
烟黑的墙.jpg
《烟黑的墙 》200X160cm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