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师生优秀素描作品
由著名留苏艺术家全山石担任学术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杨飞云院长和俄罗斯圣彼得堡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嵇鸣共同策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和俄罗斯圣彼得堡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美术馆和深圳嵇氏兄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欧美同学会留俄(苏)美术院校校友会,俄罗斯贝斯特罗夫艺术基金会 和JIMINSTUDIO嵇鸣工作室协办,国创物流赞助的《当代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师生优秀素描作品》巡展第1站-将在中国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美术馆举办,展期为2016年5月23日至6月1日,展览座谈会于5月24日下午北京时间15:00举行。此次展览亮点颇多,展览一方面将当代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素描优秀教学成果介绍到中国来,另一方面展览集合了俄罗斯已故名家:阿尼申里科夫,阿尼库什,梅尔尼科夫,克勒廖夫的素描作品;近百幅当代俄罗斯艺术家:贝斯特洛夫,戈留塔 ,布罗辛;中国艺术家:曹春生,王铁牛,古棕 ,孙韬 ,叶南,秦晔,李富军,郑光旭,钟剑秋,张谢雄,李继飞,王剑峰,黄远鹏等艺术家的素描作品,特别是邀请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纪念碑艺术家克勒廖夫的素描作品,并通过此次展览第一次将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克勒廖夫素描教学体系介绍到中国美术界,此次展览展期较短,在展览还未开幕前就已经吸引了众多来自业内的专业人士和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说明此次展览受欢迎的热烈程度。
部分作品图片:
前言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素描风格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它的历史主要有以借鉴意大利和法国艺术学院教学模式的俄罗斯古典主义素描体系,和在理论上以现实主义教学原则,重视对形体、结构关系的准确把握的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
到苏联艺术的高峰时期,纪念碑性的壁画和雕塑是这个时代的艺术主角。克勒廖夫结构素描体系也是在这个时代需要下发展起来的。克勒廖夫是纪念碑艺术家,他的素描教学主张是从物体内部的结构出发,抛弃光影的干扰,细节的描绘,减弱中间灰色调子,强化明暗,并将大型壁画构图中大型素描的作用发挥到前人没有涉及过的领域。
近二十年整个俄罗斯再次经历社会重大变革,列宾美术学院素描教学井然有序,坚持继承传统,根据工作室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导师的艺术主张,既有纪念碑性的贝斯特洛夫的素描教学风格,又有以门捷列夫采夫,戈留塔和布罗辛为代表架上绘画的多样性特点。从上个世纪中期到今天,列宾美术学院里不同时期的中国留学生,他们的素描作业也融入列宾美术素描的教学体系里。
经过不同的历史阶段,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素描体系不断在完善和发展。
这次列宾美术学院师生素描展览,只是素描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的水滴,但是透过它可以折射出更为广阔的素描艺术世界,希望这个展览能唤起我们对素描更多热爱、关注和深度的专研。
感谢大家的关注。 -----------------学术委员会
部分作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