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5日——12月9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主办,中国油画艺术基金协办的“高原之魂——吴长江艺术作品展”在中国油画院美术馆隆重举行。
展览将集中展出吴长江历年来创作的版画、素描、水彩作品,本次展览是2012年10月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吴长江作品展”的延续,既是对吴长江艺术创作的历时性梳理,也是他近年来赴高原写生创作作品的一次较为全面的集中展示,籍此展现吴长江的创作经历、艺术特色、价值与贡献。
吴长江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从大学期间的实习到留校任教,他不仅对版画,尤其是石版和铜版语言有着深刻的认识、挖掘、运用和发展,并将对艺术语言的锤炼与青藏高原题材融为一体。30多年来,吴长江几乎不间断的每年深入高原体验生活、写生创作,坚实造型的版画创作也日益多样化,不仅有灵动飘逸的素描,更有厚重独特的水彩,而不变的,则是他对高原的一片赤诚,那里已经成为他魂牵梦萦的地方,成为他艺术创作不竭的精神宝库,吴长江曾感言:“冥冥之中,我与青藏高原有一个前世之约。”在吴长江的艺术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条审美追求的主线,这就是强悍中蕴涵着质朴、深厚的力量之美。也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这是一种人性的灵动和直接与人对话的绘画,表现了人的激情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他的作品,并不是对高原的直接摹写,而是从人性角度对它的全新阐释和理解。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无论是版画、素描,还是水彩,无论是早期作品,还是最近新作,无不体现出深厚磅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面向永恒的视觉人文理想。
展览现场
(图为嘉宾们为展览剪彩)
吴长江简介
1954年生于天津汉沽,1976年毕业于天津艺术学院附中,并任教于天津艺术学院。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版画系助教,1987年任讲师,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9年晋升教授至今。其中,1986年至1997年担任版画系副主任,1997年至2003年担任版画系主任,1999年至2003年担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3年至2007年担任院党委副书记、学术委员会常委。1998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99年至2004年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07年起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吴长江曾30余次赴青藏高原写生创作,在这片高原上不断攀登,追寻艺术与生命的纯真、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与精神世界。无论是他的版画、素描、速写,还是水彩、水墨,都完整而深刻地表现出青藏高原雄奇瑰丽的雪域风光、藏族同胞淳朴善良的民风民俗,形象地勾勒出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一片不可多得“精神家园”。《雪后》《宰羊》《喂马》《两个小藏孩》《挤牛奶》《青藏高原》《高原牧场》《尕娃》等石版画作品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上代表性的作品;《少年格布》《杰科》《泽库青年大格》《两位甘德牧人》《卡多像》《未完成的青年像》等水彩新作对人和人性做出了新的诠释,拓展了水彩写生的创作可能。
吴长江曾在西班牙马德里、格拉纳达,日本东京、日立、京都、大阪、神户、横滨,中国北京、广州、沈阳、重庆、大连、深圳、西安、南宁等城市举办个人展览20余次,出版专著、画集18册;曾获“八届全国版画展优秀作品奖”(1983年)、“国际青年美展鼓励奖”(1985年)、“挪威国际版画展评委会奖”(1989年)、“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铜奖”(1990年)、“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铜奖”(1996年)、“时代风采——全国写生画展佳作奖”(1998年)、“80—90年代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1999年)、中国文联“采风成果奖”(2001年)等奖项;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大英博物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美国波特兰博物馆、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博物馆、挪威国际现代版画博物馆、比利时弗朗斯·麦绥莱勒版画中心、比利时安特卫普美术馆、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博物馆、德国海德堡选帝侯博物馆、奥地利维也纳青年美术馆等多家公共机构收藏。
2012年11月25日下午,“高原之魂——吴长江艺术作品展”开幕式在中国油画院学术讲堂隆重举行。此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和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并得到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中国油画艺术基金的支持协办,是今年10月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吴长江作品展”的延续,集中展出吴长江先生历年来创作的版画、素描、水彩作品100余件,既是对吴长江先生艺术创作的历时性梳理,也是他近年来赴高原写生创作作品的一次较为全面的集中展示,籍此展现吴长江先生的创作经历、艺术特色、价值与贡献。
本次展览受到各位领导、美术界师长、画家同仁及社会各界朋友的关注和支持。开幕式由尚辉主持,到场的嘉宾有: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左中一先生
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先生
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先生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北京市副市长:鲁炜先生
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院长、中国油画院学术顾问:詹建俊先生
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院学术顾问:钟涵先生;
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院学术顾问:邵大箴先生;
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壁画学会名誉会长:侯一民先生;
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杨先让先生;
著名版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广军先生;
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闻立鹏先生;
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苏高礼先生;
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天祥、赵友萍伉俪;
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潘世勋先生;
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骏先生;
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孙为民先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张祖英先生
著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先生;
著名油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先生
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造型学院副院长:谢东明先生;
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朝戈先生;
香港著名爱国文化艺术家、华杰文化协会会长:蔡豪杰先生;
雅昌企业集团副董事长:何曼玲女士;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胡忠先生。
(图为研讨会现场)
左中一,王文章,刘大为,邵大箴,侯一民,谭平,杨飞云,吴长江等嘉宾在开幕式上致辞。
香港著名爱国文化艺术家、华杰文化协会会长:蔡豪杰先生向吴长江先生敬送鲜花,表示祝贺。
开幕式之后还举行了学术研讨会,嘉宾们以及油画院师生们就吴长江30年来的艺术实践展开了热烈讨论。
(图为嘉宾们在研讨会上发言讨论)
以下是开幕式的嘉宾致辞,根据录音整理:
(主持人)尚辉:各位来宾、艺术家朋友们,下午好!非常高兴各位领导和艺术家出席今天的开幕仪式。今天我们在这个艺术殿堂里面见证“高原之魂——吴长江艺术作品展”的开幕仪式。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主办,并得到中国文学艺术界基金、中国油画基金的大力协助。
“高原之魂——吴长江艺术作品展”2010年在深圳美术馆举办,今年10月又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这次是第三次巡展。展览展出了吴长江从80年代到今年长达30年所创造的版画、水彩和素描作品。这个展览试图通过历史性来展示吴长江先生30年来在艺术探索上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展示他近年高原之旅所进行的水彩画艺术的探索。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左中一先生致词:
非常高兴,也非常容幸今天在这里参加展览开幕式。首先代表中国文联祝贺吴长江同志的展览开幕,吴长江是著名的艺术家,同时也担负着繁重的行政工作任务。吴长江同志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勤奋,严谨,执着。许多同志也给他这样的评价。
这几年,吴长江在出色完成工作的同时,也大量的写生,创作,非常勤奋。正是因为勤奋,他才能始终保持很好的创造状态。可能好多朋友都知道,他每年要抽时间去藏区写生。在这个变化很快,变化也非常大的社会环境当中,保持这样好的心态,沉下心来,坚守自己的追求是非常不容易的。艺术的创作应该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在现代飞扬、喧嚣的时期这个精神是更宝贵的。有这种精神才能保证对艺术的追求。我觉得吴长江同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断的探索,不断地超越自己,开拓自己。他在几十年的创造生涯中,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形成自己的风格。有了众多的这样充满个性特色的的艺术家,我国的艺术才能够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这样的目标。我想借这个机会祝愿吴长江同志在今后的美术工作当中,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推动中国美术的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同时也祝愿长江同志在今后的艺术创作道路上取得更丰硕的成就,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大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先生致词:
今天来参加吴长江同志的绘画展览非常高兴。吴长江是我国很有影响的艺术家,他的画笔描述了独特的世界,从他的画中可以体会到人生存的状态,同时也能够很鲜活的感受到胸怀博大的精神世界——他对艺术的追求,或者创造的境界。
吴长江是美协的党组织书记,我感到除了他自身的工作以外,他的心还是在生活之中,还是在艺术创作之中。吴长江是画家,他的人物是很鲜活的,因为他坚持到藏区去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艺术之美。今天在座的都是美术界的专家、前辈,我作为观众,对于吴长江同志的作品是非常的钦佩,特别是现在正处在文化艺术发展的新的时期,更要像吴长江同志一样,在生活中追求艺术,用画笔描绘生活。他有这样的精神就会不断的奉献出更多的好的艺术作品。也能够给这个时代留下很好的成果,感谢吴长江同志,谢谢大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致词:
尊敬的各位老艺术家、老前辈、尊敬的各位领导,在“高原之魂——吴长江艺术作品展”开幕之际我代表我自己向吴长江致以热烈的祝贺。
吴长江担任中国美协的党委书记,工作非常繁重,但是多年来仍然坚持写生、坚持艺术创作,非常努力,有了非常大的成绩。在深圳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举办展览,这几次展览,是多年艺术创作的展示和汇报。就像刚才大家讲到的,他一直深入生活,贴近生活,反映生活。他的大多作品是在海拔五千米的地方写生的,我去过大概海拔三千米的地方,行走都不太方便。他的绘画集中表现高原的少数民族,高原的生命力,情感。可以说他是每年都要去高原,所以在他笔下表现的很充分。吴长江对艺术不懈的执着的追求,他一直所坚持对高原、对藏族深厚的感情。在这个展览之际我向长江表述祝贺,祝愿展览圆满成功。
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致词: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参加这个展览。吴长江是改革开放之后涌现出来最早的一批画家,他的画非常精采,他的石版画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优秀的版画。他一直有他的追求,对藏民的一种精神,不断的去西藏、青海、四川等地写生创作,描绘的非常仔细。二十世纪的中国艺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艺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写生不仅仅是为写生而写生,其实写生里面包含了创作的因素。他的版画作品是写生,但是经过了缜密的构思,精心的雕琢,既有写生的生动性,又有创作的精密构思。近年来他做了行政工作,但还是坚持一年一次,两次、三次去西藏写生,这个很难得。
希望这次在中国油画院的展览能够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著名艺术家侯一民先生致辞:
吴长江是个好人。从我的印象来说他做了很多好事,很关注青年,办了几次各个民族的大展,而且他自己在这么忙的时候并没有放下画笔,挤出时间去藏区画画。干他这个差事很苦,他是个干实事的人,事无巨细他都要管,他做的很好。他肯在这个岗位上付出,献身于这个伟大的事业我很高兴。
我脑子里有很多问题,我也不可能在这一一说。但是当今美术界有很多的争论,我想来想去问题在哪,就是脚底下要是没有根,风筝就在天上乱飘。美术界很多争论都各有道理,可以那么做,这么做,可以按自己的主见做,但是似乎大家忘却了一个东西,就是立脚点。还有一个问题,画画的人要不要考虑目的性,如果你写生都不做你怎么表现历史。
在油画上我也发现有一些文章主张意象性油画才是中国的特点,这个意象性我不反对,这个词也是从国画里引申来得,但是它的对立指的是现实主义,把现实主义歪曲成就是对简单客观对象的描摹。我是受益于苏联的,我要说句公道话,苏联的影响对我们是很重要的,我们重大题材的历史画,其实很大层面上是受益于俄罗斯的。现在完全打倒,不对。所以我说百花齐放各显其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如果心里面没有文化立场,那很多争论就不会有结果,我们不能所有的好东西都否定掉,在座的中国油画院的油画家,我希望你们明确的找到这个立足点,也希望你们响应中央的号召参与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的创作。这个对我们油画家是非常重要的责任。谢谢大家!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先生致词:
各位前辈、先生,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高原之魂——吴长江艺术作品展”的开幕式,代表中央美术学院对展览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
吴长江是我的师兄,这么多年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但是文化是不断丰富和积淀的过程。我从他的展览看到很多作品,他的造型上有一种非常自由的表达,线条、色彩、造型。从画面给我的感受来讲,我想从作品能够判断他对人生、人性很深的理解,衷心祝贺他有这样的成就。谢谢!
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先生致词:
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今天给我的老同学办他30年来的作品展。借着他的展览今天我们请来了这么多的领导,和恩师。来到这里大家都有一个感动,什么感动呢?就是有点像现代美术史就坐在这个讲堂里面。
大家也说了美术界行政方面的吴长江,但是大家知道他的是他的版画,还有速写。其实吴长江一直在探索符合他自己天性的方式,寻找能够表达他在绘画上的才能的方式。后来他选择用最简单的材料——铅笔、毛笔、水彩还有自由涂抹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在他的版画专业的补充。其实画版画是需要设计的,但是他始终不断的画素描、速写。在中央美术学院上学的时候,他在素描、速写这个方面领悟很早,对着人几下子就抓着要点,表现出情绪。
大家知道我们这一届是82年毕业,到今年正好30年,他差不多50几次进藏,他跑到高原寻找那种干净的,本真的、质朴的东西,寻找在表达上能够归回他的本性的这样一种艺术。
我们一直有很深的交往,交流,我很欣赏他用这样的方式,支撑着他的艺术之魂。在这个低调的地方给我的老同学做这样一个画展,我很激动,也很感谢。最重要的是后面的路,所以今天特别高兴能够请来这么多中国美术的支撑,建立我们走下去的艺术信念和艺术精神。这个是我非常非常感动的,为吴长江喝彩。谢谢大家!
吴长江先生致辞: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老师、我的老同学们,冒着严寒来参加这个展览。我也特别感谢各位领导、老师说了这么多赞扬的话。我也非常高兴展览开幕了。我和飞云都是82年毕业,我们应该感恩这个时代,感恩国家培养了我们,也感恩我们赶上了中国发展的时期,使我们有机会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有机会在各位老师批评教导下成长起来,可以说今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我都受过他们的教导,这些老同学更不用说。
我昨天跟潘世勋老师打电话,潘先生今年77岁,他说刚从阿里回来,我一听傻眼了,阿里我到现在还没有去过。
有人问为什么老是画藏族,一个原因我过去画画太平,老师也经常批评,所以我找来找去觉得高原适合我。慢慢的接触多了西藏的历史,高原的文化,我觉得对我个人的成长也有很多帮助。我想每个美术家的成长都需要很多养料。我过去一直做老师,生活的面比较狭窄。我也想把自己磨炼的更有阅历。我到美协五年半,我的前任领导对我全力支持,同志们也付出很大的努力。时代的发展非常快,我们有很多的思想还跟不上形势,自己的修养、学识、原有的积累不够。
刚才大家给我很多的鼓励,我都把它当成动力,今天来了很多老师,我也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批评,希望我在绘画上能够不断的进步。我也庆幸有好的老师,好的领导支持我,希望用我努力的工作为中国美术做一些工作,最后谢谢大家在严寒中百忙中参加我这个画展的开幕。谢谢大家!